在世界建筑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看到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各个历史阶段中均以各自的美学法则和鉴赏力,对屋顶的表现形式投入了极大的创造热情。在欧洲,屋顶的样式往往是一种建筑流派的明确标识和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雅典人在造型简洁的人字顶的两侧山墙部分,以他们最优秀的雕塑家的作品来展示希腊民族的精华所在。
罗马人在万神殿的拱顶上贴满了黄金,表现了他们宏伟和豪华的文化特质。哥德式教堂曾用极富向上动感的尖顶,引导人们对天堂的向往。布鲁涅列斯基一个充满张力的集中式大拱顶压在一个中世纪的十字形平面上,宣布了在建筑领域内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和神权的终结。古典主义的建筑师们所偏爱的方楞方角的阵莎式屋顶,亦体现了“有组织、有秩序”的学院式经典。……欧洲人以断代性极强的各种屋顶造型表现出轰轰烈烈的建筑发展过程。由此也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似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的创造力不如西方人。其实不然,纵观中国古建筑的各式屋顶,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屋顶样式不仅在种类上比欧洲的多,而且还表现出很好的统一性和承继性。以下就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的基本特征、种类及起源作一初步解析和介绍,供舞台美术、影视美术设计人员及有关人士在艺术创作中作参考。中国古建筑的屋顶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三大特征:
1.举折高大
2.出檐深远
3.翼角超翘
举折高大:举是指屋顶的高度,折是指以人字顶为基础的各类屋顶样式的各块坡面向下凹曲之折线。
中国古代屋顶的高度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与建筑进深的尺度相联系的,不过各代的比例关系是不同的。
《考工记》上说:“匠人为沟洫,葺屋三分、瓦屋四分”。表明在战国时,对草屋顶和瓦屋顶的不同坡度处理已有一定的社会性规范。
汉代的画像与陪葬明器上显示出当时屋顶的坡面还是比较平缓的,屋顶举起的高度有限。
唐朝遗留的一些古建筑实例表明当时屋顶的高举与建筑进深的比例关系为1∶6。
宋代的屋顶在整幢建筑的比例上要明显地比唐代的为大,因为其时屋顶的举高与建筑进深的比例关系已达1∶4至1∶3。
在清代,一部分屋顶的举高与进深的比例已达到1∶2,屋顶在建筑的整体比例上已远大于屋身,故欧人称中国古建筑为大屋顶建筑是颇为形象的。
从以上各代屋顶举高与建筑进深的比例关系中可看出一个规律,即朝代越后屋顶的举起也就越高,屋顶在建筑的整体尺度中变得越来越大。上述的各种比例关系是指宫殿、寺庙等一类高等级的建筑而言;民居建筑的屋顶一般举高较低,各时代的差异不是很大,这从许多古画中也可得到印证。但因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北方民居屋顶的举高相应要低于南方民居。
另外,在汉代的画像石和陪葬明器上有许多信息还表明当时的屋面平直,并无向下凹曲之折线。南北朝时的屋顶亦是如此情况。
因受“步架向内叠减,举架向上叠增”的屋架结构法的影响,从唐代起中国古建筑的屋面出现向下凹曲之现象,这一现象的发展规律是:朝代愈后其屋面凹曲的折线也就愈强化。
屋面的凹曲现象在高等级的建筑上和民居建筑上都有相应的表现。
出檐深远:中国古建筑的大出檐不仅构成了立面造型的一个显著特征,而且在功能上亦有种种好处:
遮雨水——可以保护房屋周围的土地不被雨水过于泡软,以坚固地基;保护夹泥墙或板墙不被雨水侵蚀,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年限;还可防阻雨水对砖墙的渗透。
挡阳光——在夏天时可防阻炎热阳光对室内或屋身的照射,因此南方建筑的出檐一般大于北方,这也是气候条件使然。
古建筑上的出檐距离大于台基伸出屋身的距离,这也是古人所说“上沿出大于沿下沿出”。
古代出檐的方法共有三种:
1.用椽出檐。
2.用挑出檐,其中有单挑出檐、双挑出檐、三挑出檐等手法。
3.用斗拱出檐。
在汉代明器上已可见到用桃或斗拱出檐的方法了。
纵观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可发现唐代建筑出檐的空间跨度为最大。唐代以前的建筑出檐小,唐代以后的各朝代的出檐亦逐步缩小,这也与斗拱的演变规律相一致,由此可见中国古建筑的出檐主要还是依靠斗拱。
翼角起翘:中国古建筑的檐部不仅向各挑出,而且还顺着屋面的凹曲折线逆向翘起,尤其是屋顶的四角更是高高翘起。此手法有积极的审美意义,这可以使笨重的大屋顶在视觉感受上变得轻灵而有飞升感,尤如飞燕展翅,极具美感,这确是古人在建筑造型上的一个成功手法。《考工记》上说“吐水疾而远,激日景而纳光。”一语点明了此手法在功能上的二大好处。当举折高大时,此手法还可防止瓦片下滑。
唐代以前的屋顶不见翼角起翘手法,有些建筑仅在屋面垂脊的下端部做得厚一点,以造成一点翘起的感觉。
翼角起翘的实例最早见于唐代。
唐、宋时由于受梁柱构架“侧脚生起”的影响,故檐部从中间向两边缓缓翘起,连屋脊也从中间向两边缓缓起翘。
明、清时屋脊与檐口均平直,檐部是从四个角柱部位向上起翘的,给人以突然起翘的感觉。
在明、清的江南园林建筑上,几个屋角的起翘往往表现得非常强化,显示了地域文化的一些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南方建筑的翼然起翘表现得比北方建筑要强化一些。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以人字顶为基础,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作了种种引伸和变化,创造了丰富多采的屋顶样式,为西方建筑所不及。
主要的屋顶种类:
(一)庑殿顶
此种屋顶样式历史非常古老,它在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青铜器上都有反映。实物则以诸汉阙和唐代佛光寺大殿为早。专家认为它的出现先于歇山顶。在封建等级制中,它成为第一等级的屋顶式样,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单檐,特别重要的用重檐,北京北宫的太和殿即是典型实例。
单檐的有最顶部的一条正脊和四角的垂脊,共五脊,故又称五脊殿。重檐的另有下檐围绕殿身的四条博脊和位于四角的角脊。
(二)歇山顶
它是在人字顶周围加廊的结果。歇山顶至迟在汉代已应用于建筑上,现存实物最早的为五台山上唐代的南禅寺大殿。
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也称九脊殿。若加上山墙面的二条博,共有十一条屋脊。它也有单檐和重檐二种形式。中国古建筑中不少屋顶样式都由其变异而来。
(三)悬山顶
是人字顶的一种,也是我国一般木构架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特征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
考古资料表明,悬山顶或许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屋顶样式。在新石器时代的先人们已采用此种屋顶样式,这与用木构架建成屋顶的有效手段相关。悬山顶在汉代画像石及明器中仅见于民居建筑。宋代《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城门门楼用庑殿顶,酒楼用歇山顶,而一般酒肆和民居则用悬山顶,这表明悬山顶是一种低等级的屋顶。悬山顶在南方民居中较多见。
悬山顶一般有正脊和垂脊,有时在两侧钉上纹样变化多端、很富表现力的博风板,以保护檩条和增加屋顶的美观。
(四)硬山顶
也是人字顶的一种,但屋面不悬出于山墙之外。山墙大多用砖石承重,墙并高出屋面,墙头在南方地区常变成既实用又美观的各式封火山墙,北方地区则在山墙面隐出浮雕式的博风板及各式墀头造型。
硬山顶在宋代已有,它的出现可能与砖的大量生产有关。
(五)攒尖顶
多用于面积不太大的建筑屋面,如亭、塔等。特征是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上再覆以宝顶。
平面有方、园、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一般以单檐的为多,二重檐的已少,三重檐的极少,但塔例外。
攒尖顶最早见于北魏石窟的石塔雕刻,实物则有北魏的嵩&寺塔等。此外在宋画中也可看到不少亭阁用攒尖顶的,坡度均很陡峻。由此可见我国用尖顶的历史远早于欧洲。
(六)单坡顶
此顶多用于辅助性建筑,常附于围墙或建筑的一侧。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商代就有单坡顶被使用的遗迹。汉代明器中也有不少单坡顶的例子。直到今日陕西农村的民民还有很多使用单坡顶的。
可以说单坡屋面是斜屋面的最基本元素,一切复杂的斜屋面均可由它组合而成。
(七)平顶
在我国华北、西北与康藏一带,由于雨量很少,建筑屋面常用平顶。即在椽上铺板、垫以土坯或灰土,再拍实表面。
(八)&顶
这种最早始见于宋画的屋顶形式,就其造型特征来看,是将庑殿上半部砍去即可。与其它屋顶样式所不同的是,&顶有四条正脊。这种四周加有短檐的平顶变种,为金、元时代常用的屋顶样式。
(九)囤顶
此种屋顶形式在汉代时就有,其形状处于平顶与卷棚顶之间,这是西北民居常用的屋顶。
(十)卷棚
这是无正脊的人字顶,两坡相交处成圆弧形,故给人的感觉柔和,为古典园林中常用的屋顶样式。据专家考证,卷棚顶最早起于南北朝。卷棚顶有悬山卷棚顶和歇山卷棚顶二种形式。
(十一)十字脊顶
这是由二个歇山顶相交而成的一种造型较为复杂的屋顶样式。十字脊顶最早起于五代时期,在宋画中亦非常多见,这也表明宋人非常爱使用这种屋顶形式。十字脊顶有数种变异形式,如丁字脊、十字攒尖顶等。
(十二)盔顶
这种有些类似蒙古人帐蓬形状的屋顶造型,起于元代。盔顶无正脊,仅四条垂脊,它似乎与欧洲文艺复兴式的一些拱顶也有相似之处。
除了上述的一部分屋顶样式外,在中国古建筑中还有二字顶、万字顶、拱顶、扇顶、连体顶、博龙脊顶、集中式顶等许多形式,可谓百花齐放。
以上对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的解析与介绍,主要着眼于整体性造型的大的构成关系上,并设将一些局部性的构成和造型变化计于其内。这些局部性的诸方面应包含屋脊装饰、瓦与瓦当等内容,以及前述的山墙、墀头、博内板等时代性的种种变化。由于这些局部的体积虽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形式变化却极大,其中有着很深广的内涵,故以后另外行文表述。如将中国古建筑的屋顶部分,以整体到局部的各种变化组合在一起细细考察,更可观览到我国建筑文化的灿烂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