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国家将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辟为经济特区,从那时起到现在,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回头看,事实证明上述四个经济特区中深圳无疑是最成功的,事实也同样证明汕头是最不成功的。汕头的不成功,不仅不能让它与其他几个 经济特区相提并论,甚至也不能和并非经济特区的东莞市等地相比,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如此尴尬局面,思来想去,估计这还是地理位置造成的。
深圳毗邻香港,引进香港企业方便,珠海毗邻澳门,引进澳门企业方便,厦门则是海峡对面台湾企业进入大陆最便捷的首选之地,唯有汕头没有依托。和厦门相比,厦门是厦漳泉即闽南籍海外华侨华人当年主要走向海外的主要出海口,汕头则是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走向海外的主要出海口,在这一点上厦门和汕头两地倒是真的有一比,但厦门在福建省堪称唯一,而汕头在广东省则处于深圳、珠海的阴影之下,在深圳、珠海特别是深圳耀眼的光环之下显得黯然无光。厦门能吸引福建全省人财物到厦门经济特区,形成虹吸效应,而汕头则与其相反,且不说有多少海外潮汕人被深圳、珠海吸引,单是潮州、揭阳、汕头等地本土的潮汕人就有数百万人被吸引到深圳、珠海。据应该方面估计,仅深圳市一地就吸引了三四百万潮汕人。对于海外和本土的潮汕人来说,深圳、乃至与深圳毗邻的东莞都比偏居一隅的潮汕地区更有发展机会,他们很多人原本就是从地瘠民贫的粤东地区闯出来的,哪里有利于生存,哪里有利于发展,选择到哪里生存发展,这都是他们亲身经历过后心里最清楚的,再让他们回到潮汕地区建设汕头经济特区,很显然不现实。当年将汕头也作为经济特区,估计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现在看,汕头经济特区之所以没有搞起来,就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太偏僻,没有大体量的经济体可依托。地理位置好的地方,即便是不被辟为经济特区,如地处香港、深圳和广州之间的东莞不也是从当初的一个县发展成著名的大都市了,而位置比东莞就稍差一点的惠州,又比东莞差了一截,可见区位是有多么重要,其实国家当初选择深圳搞经济特区还真的就是看到深圳与香港之间存在相互毗连的地缘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