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都知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通常把这句话解读为,人过了三十岁就有了独立处世的能力,四十岁就掌握了必要的知识而不会困惑迷惘。我一直下意识觉得这个解释符合当下社会对我们的要求,直到我随着年龄的增长遇到很多困惑,在自我怀疑的同时也对这句话的解读产生了怀疑。
先说三十而立。很多人说,“立”就是立身、立业和立家,通俗解释就是有理想有身份、有事业有存款、有住房有结婚,这简直就像揭开了年轻人的伤疤,有多少人可以在三十岁时做到这些,最多的不过是身体和钱包被掏空的社畜而已。再说四十不惑,很多人说,到了四十岁早该活明白了,忧愁这个,抑郁那个,是不成熟的表现。对做不到上面“而立”的人谈成熟,只会更加让人迷惑。何况还有很多做到了“而立”的优秀人士,最终走向了深渊,他们是不是也很迷惑。
所以,这样的解读一定是错的。
翻出《论语》又认真读一读,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是孔子的自述,大致叙述了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教导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要有各自的收获。他说:“我十五岁时立下了学习的志愿;三十岁时学懂了礼,从此说话做事都有了把握;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所以心里不迷惘;五十岁时懂得了命运是什么;六十岁时,听到别人的话,就可以明辨是非;到了七十岁,便能做到既随心所欲,又不逾越规矩。”
看完原文,我有了几点解惑的想法:
一、这句话是圣人对自己的人生总结,我们拿这句话指导自己的生活可以,如果做不到,就不必强求和圣人一样了。
二、不论是“三十而立”还是“四十不惑”,单独拿出来讲的,都是断章取义的一家之言,选择性地接受就好,不要拿来当成人生信条。
三、三十而立,“立”的绝对不是物质,否则孔子也没做到,拥有独立人格就可以了,再往作者原意上靠一点,做事符合法律和公序良俗也就是了。
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没有统一的起跑线,没有统一的终点线,当然也没有统一的年龄标的。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不要没事找气受了。
五、逐利是人的天性,和多大年龄不挂钩,只和个人的欲望有关系,可以用年龄作为节点来定个“小目标”,至于是三十还是四十,倒是次要的。
六、允许人三十不“立”,才是社会对年轻人最大的善意吧。
七、四十不惑,“不惑”的是本性,面对未知岔路的选择,无人不会迷惑,区别只是在于,有的人一咬牙走得很坚定,有的人左顾右盼很犹疑,有的人依靠外力被动的随波逐流。
八、同样不要和别人比“岔路口”,有的人条条大路灯火通明,有的人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九、也许应该称为“四十多惑”更恰当。人到中年,面对太多的选择,有认知上的、有事业上的、有健康上的、有婚姻上的,等等,这些选择不但关系自身,还关系到家人,这更是增加了抉择的难度,多“惑”之秋,叶落何方,这是一个问题。
十、知行合一有多难,我们都知道,尽量在一件具体的事情上做到,也许会减少很多迷惑吧。
十一、也许明天又遇到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困惑,需要寻求新的解读,管他呢,反正现在心思通透了。
在希望和现实交织纠缠之际,我看到缝隙里的几个字:
允人不“立”,无人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