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恐怕是冉莹颖最真实的写照。
8月6日晚,她突然开了直播。
镜头前,她泪眼朦胧,状态极糟。
一开始,她在跟粉丝解释:“你们的每一条留言,我都是亲自回复,从不代发。”
但说着说着,开始语无伦次了。
不停地强调:
“只有我能够代表我自己去回答问题,别人代表不了我。”
“我就是我。”
“我太有自己的想法了。”
越说越激动。
接着捂住嘴,声音里有颤音。
“我今天非常有感触。”
发生了什么事?
有什么感触?
她没细说。
看得人云里雾里。
但可以肯定的是,冉莹颖并不开心。
评论区里,大家纷纷开始揣测:
“喝醉了?”
“抑郁了?”
“你老公呢?”
更多的人在担心她:
“天呐,好吓人!”
“感觉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
这似乎是第一次,冉莹颖在大众面前,崩溃到无法自拔。
毕竟,在这之前,她向来以正能量自居。
以超乎常人的毅力示人。
也因此,舆论发酵得飞快。都在猜测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天大的坎?
谁知,第二天,冉莹颖火速发文澄清:
“每个人都有一些情绪,我从不让情绪过夜。”
“哭一场,一切烟消云散,用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去拥抱第二天的太阳。”
寥寥几句,粉饰太平。
看起来,昨晚的失态,只是一段不值一提的小插曲。
然而,事情没那么简单。
只有与冉莹颖经历相似的女性,才会明白:
一个不起眼的小缺口,深挖下去,往往都是一个巨大的深渊。
02
“找打拳的不如找打球的。”
这是冉莹颖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旁人都说,以她的条件,能找到更好的伴侣。
但她不管。
认定了邹市明,就决心要作他的盾。
邹市明曾形容,在美国封闭训练的日子,自己就像是风筝。
飘在空中,悬浮不定。
因为没有归属感,他变得暴躁、易怒。
常常躲在房间里,砸手机,摔杯子。
好在,有冉莹颖握住风筝的线,让他不至于真的失控。
每一次的比赛前夕,都是冉莹颖失眠的日子。
她守着手机,一宿不敢睡。
总想着邹市明可能随时需要她。
“我想着他半夜会醒来找我,然后我讲笑话给他听。”
“我不能代替他上场比赛,我能做的就是简单的陪伴。”
寻常的陪伴,尚且这么辛苦。
更别提非常时刻。
有一次,邹市明突然跟她说:
“我们暂时不联系吧,没有短信,没有电话,也不要来找我,因为我要封闭起来训练。”
冉莹颖问,多久?
“半年。”
她沉默了一会,以为他是在找借口跟她分手。
但她仍不敢质问,不敢闹腾。
生怕给他添堵。
最后,到嘴边的话,只剩一句:“好。”
半年时间。
足够一对寻常的小情侣,从热恋步入婚姻,亦或走向陌路。
但于冉莹颖而言,这只是一场苦行僧般的修炼。
这半年,她承受多少怀疑、煎熬、孤独,无人知晓。
只知道,她跨过了这场修炼,仍有别的考验在等着她。
邹市明的眼伤,是她的另一个心患。
一个职业拳击运动员,20多年这么打下来,不可能不受伤。
他视线时常模糊,
看东西出现重影,
甚至严重到开不了车。
若再次受到撞击,脑血管随时可能破掉。
听医生嘱咐这些时,冉莹颖几度哽咽。
但邹市明的伤势,已不可逆转。
什么也改变不了,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
她看过一篇报道。
帕金森,是拳击运动员最容易患上的职业后遗症。
据说,脐带血能治愈这种病。
在生二胎时,她把自己的脐带血保留了下来。
每每提到这件事,她总是声泪俱下:
“我保留了这个脐带血,但我希望永远也不会用到它。”
有时,她也会躲在邹市明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祈祷:
“我只要他平安和健康,只要我的家完整。”
这些祈祷,还不敢随便表露出来。
她说:“我不能让我的眼泪,我的担心,成为他在赛场上最大的阻碍。”
一切情绪,必须自我消化。
如军人般,立得笔直,不敢懈怠。
所以,外人看到的,永远是一个强大的冉莹颖。
2017年,36岁的邹市明,在世界拳王卫冕赛上,输给了对手。
那一天,他罕见地在台上痛哭。
廉颇老矣,英雄迟暮。
他再也打不动了,再也承担不了国人的期盼。
整个人,语无伦次,情绪全面崩盘。
也就是这时,冉莹颖冲上台,紧紧拥抱住他。
在他耳边轻语两句,仿佛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
邹市明随即擦干眼泪:
“我身边最强大的女人告诉我,男子汉有泪不轻弹,我听她的。”
可又有谁是天生强大呢?
她不过是明白自己的使命:中国拳击,压在邹市明身上。而为邹市明托底的,只有她了。
于是,倾尽所有,为他扫平障碍。
对外,她支撑他的事业——
帮他张罗车子、房子、教练、训练场地。担任他的营养师、司机、翻译、按摩师。
图来源:腾讯体育
对内,她还要承担另一个身份:母亲。
03
在《妈妈是超人》里,冉莹颖曾一度圈粉。
别的妈妈,所谓的“超人”,也许还带有夸大的成分。
她不是。
她是真的“超人”。
节目里,她展现了一身绝活。
比如,一手抱娃,一手打蛋。
比如,一次抱起两个熊孩子。
单手把孩子翻到背后,也是驾轻就熟。
这些功夫,都是常年独自带娃的证明。
因为邹市明的缺席,她必须比普通的妈妈,付出更多。
体力上,练出了“三头六臂”。
情感上,更是要收起自己的柔软,以严母的形象示人。
轩轩经常捣蛋,有一次,把蛋糕拿来玩。
冉莹颖大发雷霆:
“食物是拿来浪费的吗?”
“要不要用钱买?”
越说越气:
“滚开点!别吃别喝了今天!”
发脾气的同时,还要跟孩子讲道理。
“家里的钱都是爸爸打拳挣来的,不可以浪费。”
好的教育,不是靠骂来的。
哪怕情绪再失控,她也总是这么提醒自己。
她自有一套育儿经。
为此,专门在家里布置了一个小黑屋。
两个孩子打架。
她就把人拉进去,面壁思过。
“直到你们说不打了,牵着手,我就放你们出来。”
撒泼耍赖,在她这里也完全行不通。
外婆过生日,她和轩轩一起准备了生日蛋糕。
但轩轩闹着要吃蛋糕第一口。
往地上一躺,没完没了地哭闹。
她看了也不急。
只撂下一句:“你哭好了再找我。”
不惯着孩子的坏脾性,又不失温柔地引导。
这样的教育方式,赢得了不少赞誉。
任谁见了,都夸邹市明好福气。
连邹市明的教练也说:“这个姑娘真不错,家里家外,各种情况,都能应对。”
这短短一句赞许,相匹配的,是冉莹颖毕生的精力。
《妈妈是超人》里,有一处细节。
某一天,两个孩子又在闹腾,差点大打出手。
冉莹颖听着哭闹声,却没有去查看情况。
镜头一转。
此时,她正在伏案飞书。
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去关心孩子?
她在忙什么?
在忙着打理家业。
除开母亲的身份,她还是十多家企业的法人。
涉猎体育竞赛组织、体育经纪、信息咨询服务等多个领域。
打理家业+带娃,每天至少16个小时,100%超负荷工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真的太累了。
一刻也歇不了。
一刻也静不了。
每一次,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时,她内心只有一个诉求:
“其实我想安静。”
当夜深人静,人潮散去。
盛誉之外,尽是委顿。
她眼神落寞:“我忽然有点觉得我变成了我妈,又当爹,又当妈。”
唯独,不能当自己。
幸福是真。
倦怠,也是真。
这两者,在冉莹颖的心里,早已大战过数百回。
于是,在一次深夜直播之时,她终于缴械投降。
对着几万人,半真半醉地吐露心声。
那一刻的冉莹颖,才是最真实的她——
没有超能力。
没有任何光环。
只是一个,被养家和育儿,压得喘不过气的平凡女子。
04
然而,冉莹颖并不是个例。
她的崩溃,尚且被数万人窥见一隅。
可,有多少跟她同样境遇的女子,不曾被人看见,鲜少被人体谅。
蒋丽莎五年生四胎,被折磨得面如蜡黄,心力交瘁。
一天24小时,家里全是孩子的哭声。
她在节目里掩面痛哭:“一个人带几个孩子,真的很难找到一个平衡。”
何洁则是把孩子带到工作现场。
凌晨2点,边拍MV,边带娃。
很无奈。
她没有更好的选择。
“工作和孩子是矛盾的,选择了一方,就兼顾不了另一方。”
而选择挣钱养家的,也不见得就轻松。
《谢谢你来了》节目里,一个事业有成的女强人,对着镜头忏悔。
因她忙着拼事业,对孩子,疏于照顾。
某一天,孩子出了意外,摔成了瘫痪。
“我没有把家庭照顾好,对这个家有太多的对不起。”
这正是绝大多数女性,在婚姻围城里面对的现实。
“冉莹颖们”都在面临一个无解的难题。
要么顾此失彼,惨剧发生,无力回天。
要么囿于内耗,精神紧绷,度日如年。
似乎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没办法圆满。
她们太需要一个窗口,一句宽慰,哪怕只是短暂的停歇,短暂的释放,都好过漫无天日的身心交瘁。
如果可以,让她们多歇一刻钟。也为妻子多分担一份责任。
别让生育,成为女性的独角戏。
也别让婚姻,变成女性的牢笼。
它应当是一种美好的憧憬:
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生儿育女,互相扶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