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一场生活的哲学和修行,但中医人是以看病治病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和工具,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处于辩证和对立之间,对当下社会环境的巨变和新生代消费者都脱钩了,中医人多数处于对立性,缺乏关联性,所以参差不齐,整体上来看都是那些人在做中医馆呢?
第一:地产商,建筑商资本介入,快速盈利,吹嘘技术能力,快速盈利撤场。
第二:医药代表,保健品销售,以产品盈利模式为主,并不清楚技术产品的转换价值。
第三:有理论知识的学者介入中医,虽理相通而行之难,于是就以中医教育通道为本,以民间中医人学识低,手里有祖传秘方据为己有。
第四:中药饮片从农副产品转换成含量标准的方向,造成大量的饮片小企业转向终端门诊或者建店。
第五:因两票制,集采,门诊禁止输液和售卖激素药品,药企,医院和药房以及门诊转向于中医门诊或中医馆。
第六:传统世家的中医馆(门派居多,相互争论 中医师主政)
第七:区域传统民族中医:蒙医,苗医,藏医,瑶医等。
第八:信仰类别的中医馆:禅医,道医。
第九:教育类别的转向介入中医馆的发展
第十:中医医疗和非医疗的分类划线并不清晰,形成了理疗馆,养生馆,健身馆,美容,都纷纷介入,因为营销和技术倒挂的问题,造成简单复制模仿,开设中医馆失败者居多。
在年轻时代的开启中以及理性消费不断扩大化的当下,如何将中医生活经济化,是中医馆必须修炼的一堂课了,中医当下不具备完整性,就需要中医贴近消费者经济营销时代,生活的倡导者才会产生必需品的销售规模,产品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内卷,产品不再是稀缺品,而是提供生活价值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激发顾客的创造力,所以这反向的告诉我们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仁堂这样老牌子都开始布局芝麻健康这种赛道。不管养生也好,治病看病也罢,最终是希望服务于人类健康的标准去的,中医不仅仅是一种健康工具,也是一种美好生活的开始,这就要求很多企业中医馆。
第一:一定要做好找到区域市场里的位置,找到医馆想做什么、群体是那些群体,如何做好这些群体的场景搭配?不同品类的产品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技术能力能不能领先于市场一两年,技术产品的改革方向,让更多人认识到技术能力和产品之间的关系,增加更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有效的产品效果服务与更多的患者群体。
第二:选择中医是一种生活,就要具备美好的点,不能不去坚持自己的方向,别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本来就是一种落后的选项了,过于侠义的中医药事业,是很难走出去的,我们在市场上发现很多中医治牙痛的就可以与一家牙科医院做竞争,技术是关键,技术产品是要有价格定位,渠道定位的,也要有相应成熟的促销方案,竞争方案的,只是很多中医馆因老中医技术传承问题,忽略了这个市场需求。
第三:不要让中医馆停留在土豪金,高大上,这些模仿是会出问题的,选择什么样的装修装饰风格,要根据患者的群体属性,而不是一厢情愿的来定位的。也不能觉得我们还要回归到一个中医人,一把椅子,看尽天下病就是最好的成本管控,时代发生改变消费者认知从来没有改变,简单,有效果,还要价格优惠,还要满足服务到位,幸福与否不重要,至少来了这里有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线上和线下必须融合,因为医馆再优秀没有好的传播渠道就等于没有,技术再好的医师没有传承也是消失,疗效再好没有口碑裂变都是徒劳的。线上线下的融合性要弄清楚,这么多渠道,一定要组建小平台管理模式,而不是学习电商的卖产品模式,增加私域,增加粘性,增加复购才是中医馆这种实体店形式想要的,传播是工具不要当成目的。
第五:管理人才的缺失造成了中医馆的发展出现很大的挫折感,医馆长这个属性的身份,因为中医的问题,也已经出现断层,过去的商业职场模式根本就没有储备这样的人才,分化专业精细的职业属性,不具备更多的中医理论知识,中医的悟性更多是技术上的传承,并不涉及中医的商业模式,因为根本就没有,如何商业化中医都归属于商业教育培训,很多发展不错的中医馆都是储备了大量的医馆长人才,因为中医馆这个行业很特殊,既要具备中医知识,也要有管理能力,还要具备对外关联性的商业促进手段和行为。
总结:中医馆新业态开设的初衷是要具备商业能力和技术展现能力的,不能跑错了赛道,如果不能够正确看待和定位,想做好一家中医馆是很难的,医者一旦掌控了人的健康和核心的收入,就会倒推成了西医的流程里面去,就会出现医者私心要挟了医馆的生存也要挟患者的健康,因为利益是基本的人性阴暗面。所以开设医馆是要做好相关定位的,核心的技术可以裂变,核心的管理运营系统是为了做到一个持久性和长久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