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一体化三大原则:bC一体,线上线下融合,厂商店三方共享用户。
本文摘录自《新营销3.0:bC一体数字化转型》,有增删。
线上线下相互引流
线下向线上引流,就是b2C;线上向线下引流,就是C2b。
为什么要相互引流?因为交易的便利性。在哪里便利交易,就向哪里引流。
这在以邻为壑的电商和私域体系,不可想象。
为什么愿意相互引流?因为解决了组织上的相互融合问题。
三度空间融合
有人认为,线上销售额反映渠道数字化的成败。这是误解。在渠道数字化实操中,有时要把用户导向线上,以使企业与用户产生更紧密的关系(黏性);有时要把线上流量引到线下,为某个终端引流,产生增量,激活终端。
所以,不能以线上销售额界定渠道数字化的成败。线上线下融合的核心目的是给用户提供便利,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供用户任意选择。线上线下融合,不应从线上或线下的单一维度进行考核,而应以激活全网销售为考核标准。
线上线下怎么融合?这需要借助战略与管理专家施炜老师的“三位一体”(认知、交易、关系一体化)和“三重空间”(线下空间、社群空间、网络空间)两个概念来解释。施炜老师认为,营销甚至商业可以简化为三个过程:认知、交易、关系。用户获取信息,产生认知。比如,通过大众媒体广告、互联网信息、口碑传播、社交平台都能够获得信息,产生认知或改变认知。认知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交易。在互联网时代,只要产生交易,就能够建立关系,至少可以在技术上建立关系。比如,通过平台连接用户(如通过微信连接用户)。
施炜老师认为,信息时代有三个商业空间:线下(现场)空间、社群空间和网络空间。传统渠道在线下空间,社交电商在社群空间,平台电商在网络空间。传统商业、社交电商、平台电商都只利用了单维空间。
简言之。营销不外乎认知、交易、交付、支付几方面。
从支付角度讲,早已线上。
从认知角度讲,有的线下体验效果好,如中高档产品;有的线上传播效果好,如新消费品牌。
从交易角度讲,计划购买产品,线上交易方便;即时消费产品,线下交易方便。
上述几方面的组合,构成了复杂的营销系统,只有线上线下融合,才是高效的。
三位一体融合
而认知、交易和关系,每个环节都可以发生在三重空间,这就形成了线上线下的融合。比如,认知可以在线下产生(口碑、体验),可以通过社群裂变产生,还可以在网络空间产生(网上“种草”)。交易也可以发生在三个商业空间,即零售店现款现货、社区团购预售、电商交易,三个商业空间都有其对应的场景。社交关系建立在三重空间更为普遍。线下更容易形成强关系,社群更便于交流互动,网络上还可以组建群组。F2B2b2C数字化模式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只要系统上的任何一端与用户(C)建立了关系,三个经营主体都可以共享用户关系(F2C、B2C、b2C)。
渠道数字化后,认知、交易和关系可以随意在线下、社群和网络三重空间中转换,这就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组合关系。复杂的组合关系形成了更多的变量,同时也为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线下更便于形成强关系,社群更便于交互,网络更便于交易。例如,江西李渡酒厂就充分利用了三重空间各自的优势:在线下空间做体验认知,在社群空间做认知传播,在网络空间做交易。线上线下融合,把交易的选择权交给用户。只要还有线上线下的区别,数字化就要持续深化。
组织融合
因为线上低价冲击线下销售的事件频发,有人问我:渠道数字化后,面对线上低价的冲击时,该怎么办?
这是典型地把渠道数字化当成第二电商了,仍然拿电商的逻辑推演渠道数字化的逻辑。由此可见2C数字化的影响有多深多顽固。
渠道数字化后,线上线下融合,一个团队同时运营线上线下,怎么会出现线上低价冲击呢?那不是自己冲击自己吗?
有人说,电商(B2C)也是自己冲击自己。电商团队与传统渠道团队在企业内部是交集很少的两个团队,电商的价格体系不同于传统渠道,如果电商的 SKU 与传统渠道相同,那么两个团队产生内部冲突是正常的。
渠道数字化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增加一个新的团队负责数字化建设,而是与传统渠道并行运行。渠道数字化是改造传统渠道团队,渠道数字化后将只有一个团队:渠道数字化团队。线上线下完全融合,包括市场部门,也要完全融入渠道数字化体系。完成渠道数字化后,将没有传统的市场部。市场部将转型为数字化市场部,即数字化的营销中台。
营销视角,增量思维
电商为什么与线下有冲突?拿线下畅销产品在网上卖低价。如此操作,而且是两个相互的组织体系,当然会产生严重的冲突。
线上线下融合的难度,反应在三个方面:第一,组织上没有融合。如前述;第二,产品上没有区隔;第三,争夺存量。
前两项,多数人能够意识到。然而,第三项才是关键。没有增量,存量的争夺,刀刀见骨。
bC一体化怎么解决线上线下融合的问题?我们提出的办法是:营销视角,增量思维。
先讲增量思维。只要有增量,利益分配都容易解决。然而,增量从哪里来?
增量有三大来源:一是bC一体化早期有方法红利,能够连接更多的用户,当然能够增量。我们特别强调“有感增量”,有感就是增量反差特别大。用增量驱动b端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二是低频SKU产生的增量。这是bC一体化中的“双货架”产生的作用。传统渠道中,厂家100个SKU,经销商可能只有50个,零售店可能只有3-5个。双货架就解决了渠道“SKU漏斗”的问题。要知道,越是低频SKU,毛利越高。
三是线上线下营销推广所产生的增量。这就是营销视角的价值。
2C数字化特别关注交易(GMV),是典型的交易。为此,不惜低价、大折扣,产品在线上的寿命周期很短。渠道数字化不可能采取电商同样的套路。
在线上线下融合的过程中,由于能够实现认知、交易、关系三位一体,围绕渠道的营销有了更多办法。
过去,终端拦截是面向C的最好办法,最后形成了内卷:相互拦截。
围绕数字化的做法已经改变。由于小b与C有强关系,所以,围绕C的体验、场景成为认知的好办法。一旦在体验场景中有共鸣,就会产生两种行为:要么下单,要么晒朋友圈(传播认知)。
只要传播达到一定密度,就会产生购买行为。这就是营销视角。
由于认知与交易可以通过手机无缝衔接,认知、交易、关系三位一体就实现了。
在地化运营
线下运营肯定是在地化的,线上运营靠中台,中台还是在后方。
线上线下整合,怎么在组织上得到保障?我们的做法是“双中台”。
后台(总部)的中台,保障部分纯线上的运营,但只要涉及B和b两端,或者涉及线下,就只能靠前方中台。
后方(总部)中台,前方中台,两者就构成了双中台。
双中台,线上线下整合就有了技术和组织保障:在地化运营。
以在地化运营为主,这是bC一体化的重要特色,也是解除经销商后顾之忧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