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对房价影响加剧有哪些措施?

春节假期里,我花了三天时间,在被窝里读完了复旦大学兰小欢教授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觉得它确实配得上豆瓣8.9分的高分。

本书是我读到过的对读者最友好的专业科普书籍之一。

学霸道引流就找【炎枭】,关注【炎枭】学:<炎枭11招引流心法>

首先,本书一共八章,每章三个小结,每个章节都有自己的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其实已经为读者做好了一份思维导图,帮助读者搭好整本书的逻辑框架。

其次,每一章的结语部分,对本章内容做抽象和提炼。

再次,在每一章的最后,作者罗列出了扩展阅读,有在本书中被引用的内容,也有相关的书籍和纪录片。

最后,作者会在书内容相互关联之处标明互相引用,帮助读者回忆起前文的关联内容,也可以作为复习。以上的这些安排我猜测与作者的教学经历有关,能够将高深复杂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给学生或者小白读者,可见作者也是一位好老师。

读《置身事内》:房价为什么这么高?中美贸易战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我来说,这本书为我解答了两个大家常常讨论的重要问题:房价为什么这么高?中美贸易战是怎么回事?所以我计划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对书中的内容做一次梳理,作为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我也希望这篇笔记能够激起大家对这本书的兴趣,甚至成为这本书的导读。

其实作者在前言里介绍了全书的框架,可以理解为作者的写作框架:

本书以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入、支出、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对宏观现象的影响,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

我的两个提问都在宏观的部分,所以我的笔记其实是对作者写作逻辑的倒转,从宏观问题出发,去书中找到微观的解释。我想这也更符合我们日常的思维。

一. 房价为什么那么高?

在经济学中,价格主要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第五章第一节)。从需求来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城市,在例如丈母娘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需要买房的人越来越多;从供给来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减少商住用地的转让,让地价不断攀升,房企拿地的价格高,自然房价跟着水涨船高。在这背后,我们需要理解的政策有两个:1994年影响地方政府收入的分税制改革和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先说分税制改革(第二章第一节)。在1994年之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实行“财政承包制度”,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收上来的税,交完了中央的,剩下的都是地方自己的,这就导致了中央变得越来越穷。但如果中央财政没有能力去支撑义务教育、国防、救灾,那么国家的长治久安就是空谈。所以在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占全国预算收入的比重从改革前的22%一跃变成了55%。那么既然地方的税收收入降低了,地方就需要重新调整发展经济的模式,也就是找新的方法创收,其中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

再说土地财政(第二章的第二节)。1998年,发生了两件改变房地产市场的大事:第一,单位停止福利分房,老百姓从此需要自己买房子了,房地产时代自此拉开大幕;第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开始实施,简言之就是地方政府拥有卖地的决定权,而卖地的收入也归地方所有。地方政府就可以限制商住用地供给,从不断攀升的地价中赚取土地垄断收益。

作者也对土地财政做出了评价:

与人力相比,土地更容易被资本化,将未来收益一股脑变成今天高升的地价,为地方政府所用。所以“土地财政”虽有种种弊端,但确实是过去数年城市化和工业化得以快速推进的重要资金来源。

其中的种种弊端,也在书中有详细的论述,清晰易懂,在此不做展开。但站在这个角度看当下热议的房产税,相信自己会有点不一样的解读。

二. 中美贸易战是怎么回事?

我们都听说过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地方政府主导的大量投资推动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建设(第三章和第四章)。但在重投资的前提下,国内居民的低消费导致过剩的产能必须向国外输出(第七章)。所以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借助巨大的投资和出口,快速成长为工业强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作者常常在书中提醒许多事情之间的紧密关系,例如国内和国际其实是一体两面。国际失衡指的是国内产能过剩,产生巨大的出口贸易顺差,那既然出口有利可图,国内的资源也有逐利性,会从国内的消费者向出口生产企业倾斜,更加剧了国内消费和生产的失衡。

但是,在国际环境不稳定时,出口就会面临阻碍。在国际化分工中,中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为世界工厂,美国政坛和媒体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同时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发展也成为西方世界的威胁,例如光伏产业发展中的规模效应和协同创新效应(第四章),所以才有如今的美国贸易保护和技术高压。

既然投资趋于饱和,出口面临阻碍,那么经济发展就需要战略转型。除了上文提到的国际和国内是一体两面之外,作者也提到“需求”和“供给”同样是看待同一件事情的两个角度。

一方面,从需求侧看,投资是政府和企业的花钱需求,出口是国外老百姓的花钱需求,消费是国内居民的花钱需求,所以政府要做的是提升国内居民收入和刺激消费。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在生产过剩的现状下,作者给出的药方是继续推进城市化发展,大城市中服务业更加发达,分工更细致,能吸纳更多人口的就业。这也同时需要政府推进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第五章)。

另一方面,从供给侧看,则是调节产能和产业升级,也就是政府在目前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将更多的资源从企业转移分配给居民,降低政府的投资和生产性支出,加大民生支出,例如教育、医疗等,从“投资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完善的民生基础建设也更有利于城市吸纳更多人口,这样就把需求侧和供给侧打通了。

所以,“中美贸易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都在于“重投资、重生产、重出口、轻消费”的失衡,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就是对这一失衡的调整。

以上就是我通过阅读《置身事内》得到的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我的理解并不到位,但希望能借此激起大家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整本书的信息密度是一篇读书笔记无法承载的,还有非常多的宝藏等待大家去挖掘、去讨论。

三. 再总结下我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除开文本内容之外,本书还有几点值得夸赞:

第一,发展脉络清晰。这本书确实向我这样的小白读者解释清楚了中国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历史背景和决策逻辑。我老板常说,想理解一个东西,就去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通过它的发展过程去理解它为何是如今的面貌。《置身事内》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如今的房价问题,地方债问题,中美贸易问题等等时事热点。

第二,思考方式的传递。作者不仅仅想要阐述政府的经济行为,还想传递他的看待经济问题的思考方式。例如上文提到的一体两面的观点,这种思考方式帮助读者更加容易触达问题的本质。如我的一位朋友所说,这本书的叙述是非常诚恳的。

第三,信念感的传递。在全书最后的结束语里的这段话所传递出的信念感十分动人:

相信中国会更好。这种信念不是源于学术训练,而是源于司马迁、杜甫、苏轼,源于“一条大河波浪宽”,源于对中国人勤奋实干的钦佩。它影响了我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我接受这种局限性,没有改变的打算。

这种信念感,让我由衷地敬佩。作者在书中提到:

市场经济的根本优势不是决策优势。面对不可知的未来,谁也看不清,自由市场上,失败也比成功多得多。市场经济的根本优势是可以不断试错,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而要想在大浪淘沙般的试错中生存下来,这种信念不论对于企业或者政府,都尤为重要。我想,《置身事内》这个标题本身或许也是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最好的致敬。

最后,分享给大家一句最近在《单读》看到的话:“在宽阔的世界,做不狭隘的人”。祝大家新年顺利!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